MBA考试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全真试题:涵盖历年逻辑、英语、数学、写作试题。这些试题对于考生理解出题思路、提高答题技巧、掌握命题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2.考试大纲:作为MBA入学考试公共科目考查知识点及考试题型等重要信息的指导性文件,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4、5月份组织修订,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3.统编教材:作为MBA考试公共科目复习的基础,一般参照教育部统编教材。目前,权威的MBA联考大纲和辅导教材主要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MBA联考辅导教材》。机工版辅导教材的主编均在华章全程独家授课。
4.内部资料:较为权威的专业MBA辅导机构一般会提供配合授课辅导、课后练习、模拟冲刺训练的全套内部资料。
5.信息资料:形式多样,包括研招网公布的考研信息;权威辅导机构定期整理汇编的信息等。
如果你已经毕业多年,基础知识遗忘较多,且工作繁忙,不妨考虑报名辅导班。从导学开始,到提前面试,再到笔试,全程有老师辅导、督促和提醒,这样相对于自主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增加考入名校的把握和信心。
资料来源:HZMBA
大连理工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考研择校: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位于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主要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4月的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截至2020年1月,学校设有大连凌水、开发区、盘锦等三个校区;设有6个学部,1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88个本科专业;拥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4082人,博士生4737人,硕士生13171人,本科生25611人。
专业介绍: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经济学科,主要任务是揭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区域经济管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其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在结构、空间和组织上的最优化,着重于对区域经济问题的总体、综合和动态的研究,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复杂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方面专业人员协同作战,而且在理论研究中也需要有多门学科理论的配合。
因此,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吸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传统理论的精华,借鉴当代系统科学、行为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形成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按照这个要求,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哲学层面,即统领中国区域经济科学研究的思维的基本哲学理论。
2)基础理论层面,即阐述区域经济活动规律的基础理论:包括微观宏观经济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行为决策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等。
3)基本理论层面,即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优化的理论:包括经济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作用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和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等。
4)方法论层面,即区域经济的计量化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由此建立起的区域经济的计量模型和区域政策效应的测度等,包括描述统计、回归分析、数字分析、过程分析、系统分析、决策优化技术等方法应用于经济基础分析、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空间均衡模式等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由于社会需求巨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队伍正在日益扩大。然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各方面还不尽成熟,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我们着手撰写、陆续出版这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原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是国内设立的第一个区域经济教学与研究机构,也是全国最早确立的两个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之一,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以来,我们努力坚持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学风,力求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在长期的学术交往与合作中,得到了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许多支持帮助,深受同行关注,也期望我们在研究生层次的教材建设方面做出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决定编写这套教材的重要动力。
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学科的持续发展。这套系列教材是我倡议编写的,得到了全所教师的一致响应。为了编好教材,我们曾多次进行了封闭式研讨。
每本教材的大纲都是先由责任人拟定初稿,经集体讨论,提出修改补充意见,最后确定下来。参加编写的教师都是我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显著的科研成果,他们都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曾游学国外在著名学府学习或研究。精干的队伍为编好这套教材提供了重要保障igth">
(一)大连理工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情况剖析
在大连理工大学,区域经济学的考研专业课为877经济学原理,该科目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以及人文学院的区域经济学共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这意味着,考生只需准备一次877经济学原理的考试,即可同时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多门经济学专业,尽管每个专业的排名是独立计算的。区域经济学每年的招生名额保持稳定,为10人,金融学7人,国际贸易学4人。这三个专业共同设定复试分数线,但分别进行复试。2021年和2022年的复试分数线均在380分左右,考生可进行校内调剂。
大连理工大学对学生的第一志愿给予了高度保护,这在调剂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学校不接受外校调剂学生,因此,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稳定,调剂时的竞争对手将仅限于初试被刷的校内学生,这极大地提高了你在复试调剂中的胜算。
(一)初试复习攻略
关于初试复习,以下建议主要针对公共课和专业课:
首先,公共课的学习应尽早开始。大连理工大学作为985高校,竞争激烈,特别是本校学生竞争本校的比重较大,因此,提前备考至关重要。
在数学方面,基础要扎实,不要急于求成。在每个复习阶段,只需专注于该阶段的内容。例如,基础阶段应以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和及时复习为主,不要急于挑战高难度的题目。进入暑假后的拔高阶段,应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这个阶段可能会感到困难和挫折,但坚持不懈,每日练习,水平终将实现指数级增长。
英语方面,应尽早着手,掌握解题技巧,多背单词,并保持后期每天做题,维持英语学习感觉。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文模板,熟练背诵,以便在各个话题上都能运用。
政治方面,虽然开始得较晚,但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歇。我个人的政治复习较为仓促,但基本坚持每天晚上在手机上刷选择题,如肖四肖八,力争做到能背诵下来。政治题主要在于选择题,大题上考场时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
其次,专业课也是重点。大连理工大学的考试题目总体来说比较简单。
东北地区被视为考研“水区”,因此,相较于人大、央财等经济类强校,大连理工大学的经济学会更加侧重于基础的考察。主要参考书目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两本。一轮复习时,要全面学习教材,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细致入微,不留死角。第二轮复习,即暑假阶段,开始背诵。由于经济学知识点琐碎,我选择以框架形式呈现,每复习一章,就列出重要知识点的框架,并背诵框架,然后填充内容。之后,根据之前的铺垫,持续背诵,直至考试。
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考虑报名辅导班,如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这些课程针对性较强,上课时间灵活,课下还可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有很大帮助。
(四)复试准备要点
大连理工大学的复试没有笔试,只有面试环节,相对简单。复试主要分为英语、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三部分。
英语部分包括自我介绍和老师提问,大约3分钟。自我介绍要熟练,老师提问的问题也相对基础,不必过于紧张。
综合素质部分要求制作PPT,展示本科期间的学习、科研和社会经历。这是让老师直接了解你的一个环节。如果有科研经历,要简洁明了地展示;如果没有,千万不要硬扯,因为科研情况将是老师重点提问的地方。如果答不上来,可能会给自己挖坑。
最后是专业素质部分,大连理工的专业课仍然考察初试内容,但在复试环节,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因此,复试专业课部分一定要好好背诵初试内容。
(五)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与鼓励
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备考大连理工大学区域经济学或相关专业时,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努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过于自傲。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研,坚持每天学习,制定好学习计划。不必每天起得早、学得晚,重要的是保证学习的高效性。确保每一分钟的学习都是有效率的,你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