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的五大类型
公务员考试的类别包括国考、省市区考、选调生考试、遴选以及聘任制公务员,总共有五种类型。
1、国考: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较高。通常包括行测和申论两门笔试科目,通过者需经过面试,方可进入公务员体系。
2、省市区考:又称“省联考”,是为招募省、市、区等地方各级机关工作人员而组织的考试,笔试通常以行测、申论为主,部分省市可能根据岗位要求设置不同科目的专业考试。
3、选调生考试:从高等院校选拔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才培养。选调生也是公务员招录的一种方式,录用后即为公务员编制。通常要求应聘者须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且须是党员、学生干部。
4、遴选:这是公务员队伍内部的一种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的竞争性选拔方式。公开遴选是公务员转任和晋升的渠道。对于尚未进入公务员体系的人来说,此类考试并不需要关注。
5、聘任制公务员: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以合同方式聘用,不涉及国家秘密。
二、全国公务员考试的时间安排
公务员考试通常安排在每年的3月和12月。国考一年一次,一般在11月底或12月初举行;省考一年一到三次,具体时间由各省份自行安排。多数省份的考试时间集中在3月,但也有个别省份的时间安排不同。
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政府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服务人民的人民公仆。
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国家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2006年,《国家公务员法》实施后,除行政机关外,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也纳入公务员队伍。
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务员职务分为十一个层次,通用职务名称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总监、二级总监、一级高级主管、二级高级主管、三级高级主管、四级高级主管、一级主管、二级主管、三级主管、四级主管、专业技术员。
三、公务员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察与公务员职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
2、申论考察从事机关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指定语种,通过说明、陈述、议论等手法,准确、规范、简洁、流畅地表达思想与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着重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贯彻执行、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考生需具备理解给定资料核心内容的能力,掌握资料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对资料中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读。
贯彻执行能力——考生需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原则,结合客观实际情况,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考生需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文字表达能力——考生需熟练运用指定语种,对事件和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对于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外语水平考试。
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分别查询。价格方面,请根据要求进行上下浮动10%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