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的代码为10608,这一代码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从学校的原始标识码4145010608中提取后五位所得。以下是对该学校的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1、学校代码说明
在高考和考研的过程中,学校代码被用来区分不同的学校和招生类型。因此,不同学校,甚至是同一学校的不同校区,其代码都是不同的。
高考的报名和录取是以省份为单位进行的,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编排。广西民族大学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0608,具体以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为准。
研究生考试则是在“研招网”统一报名,由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录取。学校代码没有重新编排,默认使用的仍然是10608。如有任何异同,请以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信息为准。
2、广西民族大学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简称“民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省部共建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该校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同时也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小语种人才基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成立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以下是一些考研的专业选择,供大家参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国社科院-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双古所-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考古学专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双古所-旧石器考古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暨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含陕西考古研究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景德镇陶瓷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考古专业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上海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中南民大容易。
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SCMZU,South-CentralMinzuUniversity),始建于1951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它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其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之初名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85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6年,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