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专业考研的挑战性不容小觑,其难度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数线之高
国家线方面,新闻与传播(专硕)以及文学(新闻传播学硕)的分数线均位于所有专业之首。以2021年为例,A区新传学硕专硕的国家线均为355分,公共课要求达到53分;B区新传学硕专硕国家线均为345分,公共课要求50分。2020年A区国家线同样为355分,公共课要求52分;B区国家线为345分,公共课要求49分。总体来看,新传学硕专硕的分数线和公共课分数线均属考研科目之最。
二、报录比之高
除了分数线,报录比也是衡量报考难度的重要指标。然而,从报录比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以上海大学2019年为例,新传学硕的报录比为45:1,专硕的报录比为61:1;南开大学传播学学硕2020年的报录比为43:1;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报录比常年达到42:1。这些数据已足以让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
三、备考范围之广
报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考生需要掌握新闻学、新闻史、传播学等专业知识,同时关注学界和业界热点以及社会时事。除了学术分析,还需具备业务能力,如写消息、评论、报道策划、采访提纲、广告策划、公关方案、数据新闻策划、纪录片策划、直播策划等。
新传专业考研备考注意事项:
1. 复习资料要精而非多,以免增加压力。
2. 注意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平衡,避免因公共课不过线而错失机会。
3. 平衡背书与做题,考研后期答题训练更为重要。
新传考研院校排名(按顺序排列):中国人民大学A+、中国传媒大学A+、复旦大学A、华中科技大学A、清华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武汉大学A-、暨南大学A-、北京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B+、上海大学B+、南京大学B+、南京师范大学B+、浙江大学B+、厦门大学B+、四川大学B+、河北大学B、安徽大学B、郑州大学B、湖南大学B、湖南师范大学B、中山大学B、深圳大学B。
陕西师范大学B、上海外国语大学B-、苏州大学B-、南昌大学B-、山东大学B-、河南大学B-、华南理工大学B-、兰州大学B-、国防大学B-、北京印刷学院C+、北京师范大学C+、北京外国语大学C+、天津师范大学C+、辽宁大学C+、重庆大学C+、西南政法大学C+、西北大学C+、中央民族大学C、中国政法大学C、吉林大学C、同济大学C、上海理工大学C、汕头大学C、广西大学C、西安交通大学C、北京工商大学C-、南开大学C-、上海师范大学C-、安徽师范大学C-、华中师范大学C-、西南大学C-、云南大学C-、新疆大学C-。
新闻学与传播学是学硕专业,新闻传播学是一个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都是学硕专业。新闻与传播(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则是专硕。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新闻事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传播学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与多个社会科学学科密切相关。
新闻与传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以及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考研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竞争激烈、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考试内容深入以及英语要求高等方面。考生需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但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定能克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
新传考研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不同,学硕以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为主,专硕则以新闻与传播(MJC)为主。各院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各异,但专业课考试通常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以下以上海大学为例,介绍640新闻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874=新闻传播业务(以上海大学为例)
636=新闻传播史论(以四川大学为例)
916=新闻传播业务(以四川大学为例)
643=新闻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以中山大学为例)
822=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以苏州大学为例)
610=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以苏州大学为例)
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941=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619=新闻传播史论(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820=新闻传播实务(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714=新闻传播史论(以湖南大学为例)
854=新闻传播实务(以湖南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