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招生代理
哈尔滨爱德高考学校
天津英语培训机构主要培训课程:高中辅导、艺考文化课、高考复读,机构优势:全封闭寄宿制,专业师资,助力考生夯实基础,提高升学质量。
19293303103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当前位置 : 好学教育黑龙江站 > 哈尔滨爱德高考学校 > 艺考生文化课 > 正文

2025法本法硕考研机构盘点,知乎推荐攻略

时间:2025/7/9 21:50:35 编辑:yingdao2 标签:艺考生文化课

2025年【艺考生文化课】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艺考生文化课申请条件是什么?艺考生文化课费用是多少?艺考生文化课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一、个人简介

    2025法本法硕考研机构盘点,知乎推荐攻略

    我毕业于山西大学,今年报考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身为法研高端班的一员。我在考研初试中取得了389分的好成绩,具体分布如下:政治67分、英语72分、专业课一120分、专业课二130分,复试成绩为87.15分,最终总成绩为80.6分。

    二、择校原因

    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研之路的关键。与高考不同,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试题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很大差距。因此,准备考研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然后有针对性地准备。我认为,在择校过程中,应遵循自量原则,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来选择难度适中的学校。大多数考生对个人意志的把握较为准确,但在判断个人能力(智力)时,常常存在一个误区,即以大学本科时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判断标准。

    我认为,本科期间的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笔记水平,评价自己的实力应根据从初中甚至小学以来的各方面表现,不能仅以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例如,我们系考研成功的80%都是本班排名4-10位的学生,而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则往往因为平时学习成绩的错觉而报考了热门大学,结果大多无功而返!

    三、初试复习

    (一)专业课

    如果说公共课是考上研究生的门槛,那么专业课就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对比两年专业课的成绩,可以说,一战失败的原因就是专业课。与考上的同学相比,一战公共课的分数并不低,与他们拉开差距的正是专业课。那么,如何提高专业课成绩呢?

    1、专业课的背诵

    专业课分数低的原因主要在于背诵不足。一是背诵的内容少,二是背诵的次数少。背诵的内容少是指我一战时因参加司法考试,考研准备开始于10月份,备战时间不到3个月,当时感觉时间紧张,选择了一些薄的专业课资料,结果遗漏了大量的内容,考试时发现有好几道大题和选择题的内容从未见过,因此专业课成绩低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背诵的次数少是指我的背诵工作开始得晚,直到11月份才正式开始,虽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掌握专业课,选择了薄的资料,但在短时间内也仅仅将薄资料背诵了不到三遍,一些内容没能很好掌握,在考试时看到熟悉的题目却难以准确还原出来。因此,对于专业课,我认为取得高分的关键就是一个字——背。当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前期一定要掌握好知识点,不能上来就背诵。要全面、精确、反复背诵,使之熟练。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对于大多数法本的同学来说并不难。毕竟经过三年的专业教育,对法律术语和法理的理解已有一定的功底,但也不能因此轻视对专业课的理解,对内容不加揣摩胡乱背诵。

    先说一战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在前期备战过程中听一些老师的课程,保证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不出偏差。我在备考过程中也听过许多老师的课程。法硕考试不同于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仅考查形式不同,法硕考试不仅考选择和案例,还考简答和论述,而且法硕考查知识的角度和知识本身也不同,比如司法考试喜欢考多种学说,而法硕只考单一的理论。我不清楚法硕考试的考查难度,同时也为了避免受到司法考试的思考方式的影响,所以基本上各科都拿着讲义听了一遍,通过听老师们的课程,逐渐明白了法硕考试的情况,也为二战的备考在知识理解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也向大家推荐几位老师:

    民法我听过华成法硕杨烁老师的课,杨烁老师讲得比较详细到位,尤其是对于一些新修改的内容。去年出台了民法总则,针对这部分内容我也跟着杨烁老师进行了学习。

    法理听过华成法硕李彬老师的课程,李彬老师讲课精准简练,通俗易懂,适合觉得法理枯燥深奥的同学听,也适合后期抓重点复习。

    宪法和法制史我听过华成法硕两位老师的课,两位老师的法制史讲得尤其好,听一遍下来能够基本把握法制史的脉络和体系,因为司法考试中法制史基本不讲,所以非常推荐大家听一下华成法硕法制史的课程,法制史学好了非常容易得分。

    对于二战的同学,多看书籍,分析一战失利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没能将专业课的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更加建议多听课程,避免对专业课知识存有疑问。

    在看书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比如民法担保物权一章中的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可以将三者按照含义、特征、设立、效力、实现等归纳整理进行对比记忆,这样的好处就是既可以避免混淆,又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当然,归纳整理这个过程也可以在后期的背诵中进行,边背边整理,也可以缓解整日背诵的无趣。

    3、要背诵全面

    说背诵全面,是指选择内容全面的资料,同时在背诵的时候切勿偷懒、投机,自认为某些内容不会考,自己给自己划范围、划重点。血淋淋的教训是一战时选择的资料简单,考试时发现仅仅综合一张卷就有“法律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十恶罪刑罚的特点”等两道主观题并未包含在使用的资料中,再加上自认为2019年已经考过简答题的“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这一知识点不会再考,却赫然出现在2020年的法理分析题中,未战就已经有近30分“拱手相让”,失败又怎么能够避免。像我这样的教训不在少数,可以问一下周边的同学,2018年民法题目“论述我国民法中的绿色原则”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不是不会而是因为觉得简单而忽略。所以,对于时间比较充足的同学,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全面的资料,在对内容理解掌握之后,背诵时前期使用高教版的《考试分析(非法学)》(以下简称“分析”)。

    这里解释一下,考试分析目前没有法学版,但非法学版的分析的知识点与法学版的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一样的,法本的同学可以放心使用。由于《考试分析(非法学)》一书中刑法分则的内容极其有限,因而可以使用华成法硕老师的刑法分则基础班或强化班的讲义,这样才足以应对考试。拿到分析进行背诵时就要一字一句进行(除了一些辅助性的例子和引用),尤其是书中标有序号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有遗漏。后期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使用华成法硕主编的主观题背诵或者是使用华成法硕冲刺班和主观题班的课程讲义,这样可以最大可能的抓住重点,同时减轻背诵的负担。

    4、要背诵精确

    5、要反复背诵,使之熟练

    说反复背诵,熟练掌握,意味着不要轻视450页的考试分析,那种今天背了内容,明天就忘了,民法背完就忘了刑法的感觉实在让人痛苦。若能将450页的内容全部掌握,滚瓜烂熟,那真是让人惊叹。当然,我们也不必追求那种极致,只要掌握分析中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就足够应对考试了。而要掌握这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没有背上个五六遍是难以达到的,因此要反复背诵,尽早开始,才能熟练掌握。今年我从8月10号开始背诵,前期每月背诵一遍,到12月10号左右完成4遍,之后结合法硕联盟论坛以及华成法硕出的主观题背诵和押题,又背诵了2遍,直到考试前,能够熟练地准确复述绝大多数知识点,但对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依然未能准确记忆,可见四个半月的背诵时间还是有所不足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的记忆力不强,所以如果大家没有超强的记忆力,还是尽早开始背诵为好。上次看法硕联盟论坛的2019年书籍推荐,好像是华成法硕今年会把主观题背诵出版了,往年他们都是免费提供了电子版。最后,分享一些背诵的方法。

    首先是关于犯罪学的整体背诵方法。我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越背越少,一种是越背越多。越背越少,就是从一开始就背诵书上所有的内容,而后期只背诵框架或关键词句。以刑法中法律上的认识错误这一知识点为例,一开始要背诵书上所有的文字(除了一些举例和引用),而后期只需背诵“1.假想非罪,2.假想犯罪,3.行为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罪名和罪行轻重发生误解”等关键词句。这样的好处是前期有助于理解知识点,后期有助于减少背诵压力,但后期遗忘的可能性较大,但在考场上可以根据理解展开。越背越多正好相反:一开始只背诵框架和关键词句,后期再逐渐丰富内容,往框架中填充血肉。这样的好处是前期有助于建立框架,后期根据框架记忆内容,更加到位,但后期的背诵量比较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这两种方法我都用过,我比较喜欢第一种,我同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运用第二种方法专业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哪种方法好也因人而异。

    其次是关于一个小背诵技巧:学习老师的背诵口诀或者自己编口诀。这种技巧比较适合法理、宪法、法制史等记忆性内容琐碎的学科。例如,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可以简单记忆为:主(主次原则)、客(客观原则)、合(合目的性原则)、适(适当平衡原则)、稳定(相对稳定原则)、发展(辩证发展原则);中国宪法的修改步骤可以记忆为:常委五一提修宪,通过只需三两天(宪法中陈璐琼老师总结了大量的背诵口诀,值得学习);《北齐律》的特点可以记忆为:12名武士,简单概括北齐律12篇法典体例(12)、首创《名例律》(名)、确定死流徒杖鞭五刑(武,谐音五)、确立重罪十条(士,谐音十)等四个特点。当然,口诀记忆的方法也适用于民刑科目,只要感觉学习老师的口诀或者自己编写口诀对记忆内容有帮助,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认为记口诀不如直接背诵内容来得直接,背诵得快,那就不必用口诀。要注意的是,口诀记忆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口诀记忆,该踏踏实实背诵的内容千万不可偷懒。

    英语

    1、单词:如果背诵考研必背5500词有困难或无法坚持,可以直接背诵主流英语老师整理出来的必考单词,大约只有1000-2000多个。掌握必考词汇足以应对考研试题,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根本不会考察的“长+丑”单词,不如把最为重点的多背几遍。

    2、长难句:建议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长难句的课程,书籍看一看长难句解密。无论是什么样基础的同学,都最好先巩固一下长难句的内容。因为语法不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点,一些高中习得的英语知识大概率已经印象不深了。我们啃啃高中的基础,或许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正确率,但这种正确率是不稳定的。在考场上时间紧张,如若文章难度增加,没有较好的长难句基础很容易思维混乱。

    3、阅读:阅读课程非常推荐唐迟老师的课。建议在听课的过程中仔细做好笔记,把老师讲授的答题思路进行记录和整理,早日熟悉考研阅读的考察模式和答案命制特点。

    4、作文:作文课程推荐石雷鹏老师+潘赟老师。在7、8月份我用吃饭的时间就把石老师的作文课刷完了。老师非常幽默,除了前两节方法论课,课程时长为一个小时,二倍速正好是一顿饭的时间且非常下饭。他的方法是大小作文各一套模板以应对所有题目,我认为非常实用。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学习潘老师的9宫格方法。同时,她的押题文章在考前可以反复阅读,压中题很难,但其中的写作思路非常值得学习。

    5、完形填空:不要放弃完形填空。两年完形题目难度大大降低,早年的非常困难,错一半应该是大多数考生的常态。最低限度的准备应是把历年真题中选项出现的词汇全部掌握。同时,完形题目非常注重逻辑性,学会识别因果、让步等关系,分数会得到明显提升。

    政治

    1、强化课程:建议听徐涛老师的马原课程。即使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听其他老师的课,政治经济学也一定要听徐老师的课,因为他是有经济学背景的,市面上没有老师比他讲得清楚。史纲、毛中特建议听腿姐的。因为腿姐的研究重点就是这部分。另外,个人认为徐涛老师的毛中特部分与时事政治结合得不是很密切,和考试趋势不是很一致。

    2、冲刺训练:

    (1)选择题:肖8、肖4的选择题都要全面掌握。2022年已经具有了反押题趋势,很多选择题不是肖4里面的,而在肖8里面。我后期做肖4选择题均分在45以上,但今年考场只得了41分。根据考题趋势,肖4、肖8的选择题同等重要。另提醒,如果肖8肖4第一遍做选择题正确率不高,千万不要气馁。因为那些题目多为时事政治,不是我们没有掌握,是前期压根没有重点学习过。建议听腿姐的冲刺课程,其对时事政治的整理非常条理且全面。

    (2)分析题:不建议一直看着肖4死背,也须重视答题思路。肖4的重点题目是必须掌握的,但拥有答题的思路和方法会让你事半功倍。马哲的思路可以使用知行师兄传授的经验,其他部分的思路建议听腿姐的分析题课程。

    四、复试

    我认为,复试是最考验大家信息差的,应当注意考察范围、相关论文和考察程序。

    首先,考察范围。我在复试复习初期也较为迷茫,不知道复试要考察哪些科目、哪些问题。机构在复试阶段为我们安排了专业的辅导,了解了复试的考察范围。

    其次,论文方面。我认为复试不同于初试,如果仅就基础知识作答恐怕成绩不会很理想,应当就热点话题(如21年民诉法修正案)和前段所述的考察重点通过查阅相关论文的方式进行深度拓展,机构提供了学界大佬们近年来的期刊论文,大大降低了期刊检索的压力,同时要注意如果复试真的考察到的话是需要考生口述出来的,必须要就论文进行逻辑整合然后系统背诵。

    最后,考察程序。可能考生们最陌生的就是复试的考察程序,生怕因为不熟悉考试流程而使得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机构为我们提供了数次模拟考试,在每位考生结束后进行专业课和英语的点评,极大地提高了我对复试流程的熟悉程度和自信心,这使得我在复试过程中没那么怯场或者紧张,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五、结语

    考研的复习时间跨度很长,也很辛苦,请大家一定在复习初期就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心态上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忌虎头蛇尾,每天完成既定计划后,可以适当放松打打游戏或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学习才能长足进步。最后祝大家能够心想事成、圆梦法大!

    首先肯定有法本考研的同学,而且每年都在增加,法律硕士是专业硕士,而法学硕士是学术性硕士,直观的意思就是法律硕士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而法学硕士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

    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专业课初试全国各个学校是一张试卷,专业课是教育部统一命题和组织阅卷;而法学硕士的专业课却是学校自己命题,比如您考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硕士,那么专业课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自己出题,专业课试卷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组织批阅。

    法律硕士的考试相对而言,更具公平性,并且难度也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法律硕士的考试是由全国统一命题和阅卷,且在录取前我们通常无法见到导师,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安排导师,因此法律硕士无需寻找导师。与此不同,法学硕士则因专业方向的不同,通常在考试前就已经确定了将跟随哪位导师攻读研究生,因此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需要确保自己的观点与未来导师的学术观点相契合。法律硕士只需依靠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考试分析书籍就能应对整个专业课,而法学硕士则需要阅读大量参考书籍。

    首先,考研的难度持续上升;其次,考研分数线逐年提升;最后,竞争压力加大,调剂名额减少。

    过去,由于法学硕士(法律学硕)的招生名额有限,报名人数众多,法学硕士考研的竞争尤为激烈。许多人为了提高一战成功的几率,转而选择法律专硕,也就是所谓的法本法硕。

    然而,近年来,随着考研报名人数的激增,法本法硕也变得热门起来,其难度也随之增加、分数线不断提高、调剂名额不断减少,可以说其难度与法学硕士不相上下。

    1. 考研难度持续增大

    (1)公共课难度

    法本法硕的考研英语采用的是英语一,而非英语二,尽管英语二的难度近年来逐渐接近英语一,但总体上英语一的试卷难度还是要大于英语二,这对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2)专业课难度

    虽然法本法硕的专业课看似简单,只需熟练背诵题库(即考试分析)即可,但实际上,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命题人在试卷中设置的陷阱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其中。

    2. 分数线逐年增加

    由于疫情影响,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报考各个专业的考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法本法硕也不例外。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2017年该校法本法硕分数线仅为335分,而到了2019年,分数线上涨了近15分。

    3. 调剂名额不断缩水

    对于五院四系等老牌名校,如西南政法大学,法本法硕考研几乎没有调剂名额,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质量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报考基数大。而一些地区性院校虽然仍有部分调剂名额,如福州大学,但由于近年来扩招政策,这些学校的学生趋于饱和,未来这类高校将越来越少。

    总的来说,法本法硕考研的环境并不轻松,但如果真心热爱法律专业,且未来希望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认为大家不妨一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上手机版 2025法本法硕考研机构盘点,知乎推荐攻略 小编为您整理2025法本法硕考研机构盘点,知乎推荐攻略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

课程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