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揭晓,考生们可以通过招生单位发布的查询链接来查看自己的成绩。
考研,即指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其英文表述为“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考研流程包括:符合国家标准、联系学校、前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毕业生就业等多个环节。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16年12月1日起,录取的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上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应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将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依照国家规定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并注明学习方式。
若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考研复习技巧:
1、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和复习计划。
在职研究生考试学科知识结构不够系统,这成为了很多考生的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让我们与理想失之交臂。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复习策略,用最短的时间理顺知识体系,搭建知识框架,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快速掌握在职研考试所需的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全面梳理学科知识,掌握基本思路,提纲挈领地领会要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系列过程将使我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得到很好的提升。
2、与他人讨论交流。
当在职研究生考生进入复习阶段后,长时间的复习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之前制定的复习计划也可能被打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考生可以找一些研友一起复习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缓解情绪上的厌倦。如果你喜欢独自一人,那就一定要坚定意志、耐住寂寞、顶住压力、永不放弃。
有些学校不公布考研成绩排名的原因如下:
1、发布信息及统计工作任务繁重:从组织初试和阅卷,到春节,这段时间并不长。而且中间还要处理许多繁琐的工作,许多学校根本无法完成这些统计工作,甚至直接忽略了公布这些信息,每年都如此。
2、有难言之隐:对于一些生源不是特别优质的学校来说,每年报考的人数并不多。而高分考生也很少,统计出这些分数和排名会让学校感到尴尬,因此不公布这些信息是学校的最好选择。
3、压分现象:有些科目判卷考试标准相当严格,整体分数较低,不方便对外公布。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增加,一些学校也出现了压分现象,原因在于学校想要得到优质生源,尤其是985调剂生。
4、客观原因:如果考生有了排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选择。分数高的可以确定是否能进入复试,以便早做准备;分数还可以的话,可以估算进入复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数低的则要考虑其他打算。
原因如下:
1、一方面是学校实力强,吉林大学作为一所双一流大学,实力相当强劲,无论你考不考,都会有很多人报考。
2、另一方面是吉林大学不热衷公布报录比,因为报考人数少,数据显得较低,甚至有些专业报名人数不足,最后通过调剂才招满。如果公布报录比,学生会认为学校很好考,这样也会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质量。
3、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压力大。如果该校的综合(专业)评级不高,报录比很高,很容易出现招不满研究生的情况。毕竟拟招和实际录取的情况多少会有差异,更何况是容易“自讨苦吃”的局面,因此院校综合考虑下会选择不公布报录比。
高校考研初试不公布排名的学校有很多,国家对此也没有明确规定,所以是否公布初次排名完全取决于学校本身意愿。
之所以不公布初试成绩排名,学校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复试分数线包括单科分数线和总分线,总分高的也许单科没有上线,所以排名并无意义。但实际上,考生们还是很想知道自己的排名。
但不公布排名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暗箱操作,每个人的成绩在研招网的数据库里都有存档,排名也能看出,只是学校没有公布而已。学校划定了复试线后,系统会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考生。并不是学校可以随意指定谁进入复试,谁不能进入复试!如果没有通过复试线,就算学校想录取,在研招网那一关也过不了。
除此之外,不公布排名只是在复试之前不公布排名,等到复试结束之后,每一个录取的考生都要在研招网系统对外公示,同时学校也会在自己的官网上公布录取名单。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下载,有异议的也可以举报。
现在的研究生复试都是要求全程录像,同时设立有监督小组,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如果对复试过程存在异议,可以向监督小组投诉或举报,会有专人解释或调查。老师招谁都是招,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去作弊,实在划不来!